我除了是親職教育工作者,也是幼兒教學第一線的老師,在多年教學經驗裡,遇過不少總是缺乏自信,且經常表現出沮喪、失落、焦躁等負面情緒的孩子,我發現這些情緒變化比較極端的孩子,大多是因為內在長期被疏於照顧,各種情緒沒有宣洩的出口,導致內心歸屬感與價值感不足所致。
在課堂上我時常提醒學生,不要把所有情緒都塞到肚子裡面,這樣反而會傷到自己,甚至有一天忍不住爆掉的時候,可能會傷害到別人。在新聞裡,我們都看過太多案例,是因為孩子被負面情緒壓的喘不過氣,一時想不過去做傻事的。
兒少心理健康儼然已成為全球關注的議題。為了探究了9至15歲青少年的情緒狀況,《親子天下》進行了一份萬人調查,希望能了解他們如何評價自己,協助親師面對孩子的情緒風暴 >> https://cplink.co/COTLtTtr
情緒化的孩子、甚至大人,其實都是因為不懂得如何覺察與辨識自己情緒。每個人的情緒都需要被理解、被接納,才有辦法有正向能量往前進。因此我很推薦親子天下五月號專題報導《為孩子打造情緒自癒力》,有興趣的爸爸媽媽們可以由此參考 >> https://cplink.co/zbA6WgtY